点击查看>>>融资融券数据
A股2015年6月的急跌境况还历历在目,去杠杆带来A股历史上罕见的极端下跌行情。2016年新年同样开局不顺。从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6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连续18个交易日下降,超过2015年6月以来的最长下降纪录。新年至今,没有一个交易日融资资金出现净流入,可谓罕见。
截至1月26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589.4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41.05亿元;深交所报3920.46亿元,减少101.58亿元;两市合计9509.95亿元,减少242.63亿元。
2015年12月30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为1.188万亿元,至2016年1月26日下跌至9509.95亿元,而在这期间,融资资金竟无一日出现净流入。尽管减少的绝对金额未超过股灾第一波,但长达18天的下降,却超越了当时14天的纪录。
2015年6月18日,两市融资余额创下历史最高的2.266万亿元。其后从6月19日到7月9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经过连续14个交易日下降后,跌至1.44万亿元,绝对减少金额高达8286亿元,降幅约为36.63%。特别是在7月6日~7月8日,连续三个交易日融资余额减少都超过1300亿元,不少融资者被强平在黎明前的黑夜。
此后,2015年8月18日至2015年9月2日,大盘出现二次探底,融资余额也出现连续12个交易日下降,从1.368万亿元下降至9591.54亿元,绝对减少金额为4096亿元,降幅为29.97%。
由此可见,从2015年底到目前的这一波下跌,由于此前已经历两次去杠杆过程,融资余额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但伴随大盘跌破此前二次探底的阶段低点,时间拖得更长让投资者更加痛苦。
某券商人士指出,在经历前两次的下跌后,有融资者害怕强平会选择提前斩仓出局,造成两融余额不断下降。从2015年9月底最低跌至9000亿元水平来看,融资余额目前仍有下降空间。
具体到个股而言,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5日,两市841只两融标的中,仅有21只两融标的发生融资资金净流入。金地集团 、中铁二局以融资净买入14.55亿元和1.97亿元位列前两位,而两只个股区间分别上涨6.41%和2.06%,走势远强于大盘。
但大部分个股则发生了“融资资金净流出-股价下跌-融资资金进一步流出”这样的恶性循环。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5日,共有16只个股融资资金净流出超过1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 、中国平安和海通证券以融资资金净流出30.10亿元、24.36亿元和14.22亿元位列前三位,期间三只个股分别下跌29.29%、18.26%和28.72%。
中天证券指出,整体来看,两融持续遭遇融资净偿还反映出市场谨慎情绪依然浓厚,做多信心严重缺失。建议投资者在市场整体趋势没有明朗之前,继续耐心等待,待市场企稳时再考虑逢低介入。
(责任编辑:DF099)
股票名称 | 股价 | 涨跌幅 | 净额(亿) |
中海集运 | 8.36 | -4.24% | 15.87 |
中国远洋 | 11.07 | -4.82% | 10.79 |
万向钱潮 | 22.85 | 4.72% | 3.55 |
华闻传媒 | 15.59 | 4.63% | 3.32 |
联络互动 | 60.22 | 5.28% | 3.21 |
广晟有色 | 44.56 | -8.03% | 2.82 |
威创股份 | 24.51 | 10.01% | 2.70 |
特力A | 92.10 | 5.41% | 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