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权威财经门户 首页 > 行业科技 正文

我们可以把情绪劳动交给机器人,但会带来新风险

2016-01-25 10:39:35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收藏(0

  来自Slate

  作者:Christine Rosen

  机器之心编译出品

  参与:吴攀

可爱的机器玩具熊和海豹看起来似乎无害,但依赖机器寻求慰藉则存在真正的风险。

  \

  机器玩具熊Huggable和竖琴海豹宝宝机器人Paro

如果你曾经去过迪斯尼乐园,并见到过工作人员那挂在脸上的一贯不变令人不安的笑容和快乐,你就经历过现象社会学家Arlie Russell Hochschild所描述的「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即服务人员必须向他们的顾客提供的情感表现。

迪斯尼的工作人员是一个极端案例,实际上情绪劳动在许多工作岗位中都有要求。Hochschild研究过空乘人员和收银员,但情绪劳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是餐厅里挂在等待你点餐的服务员脸上的笑容,也是在医生视察病人时护士与你的寒暄。

不管这种体验对顾客来说到底能带来多少愉悦,情绪劳动对那些必须执行它们的人来说却是一件苦差事。(日复一日地按照要求表现出热情的笑容和「祝您今天愉快」的寒暄是很有压力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期待软件和技术能帮助我们减小压力。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那些表现得像彬彬有礼的技术保姆一样的应用和软件,它们帮助计算我们的步数或卡路里或生产力水平,提醒我们即将到来的约会时间或航班延误;而像ToneCheck这样最新的软件还能为我们的网络生活提供某种形式的「情绪拼写检查(emotional spellcheck)」,它们可以扫描我们电子邮件中的单词或短语,找出其中可能「意外传达的感情或语气」。

我们也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种各样的事物来填充真人可能不愿或不能满足的情感需要。服装公司Lululemon在其运动服饰上推出了「感觉创新(sensation innovation)」:它会询问「你想要怎样的感觉?」回答选项包括「拥抱」、「赤裸」和「放松」。该公司的网站上写到:「我们设计的拥抱感觉(Hugged Sensation )感觉起来就像是亲密朋友的舒适拥抱。」因为如果你找不到朋友拥抱你,那么你的瑜伽裤就应该代劳。(而且还比雇佣专业的拥抱师便宜。)

机器人专家将这一想法更推进了几步,创造了竖琴海豹宝宝机器人Paro和机器玩具熊Huggable这样的治疗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都明确以成长伴侣的名义面向公众销售,而不仅仅是机器。我们应该将它们看作是具有高度情绪反应能力的宠物。搂着Huggable「感觉像抱着一只小狗」,其创造者表示,尽管Huggable的摄像头眼睛和麦克风耳朵让其具有了足以让Stasi(前东德国家安全部)艳羡的监控能力。

一些批评者,尤其是Sherry Turkle,指出拥抱这些技术会给我们作为人类彼此联系的能力带来反直觉但真实的危险。然而我们仍然倾向于强调这些伴侣机器人积极的一面,我们并不将其看作是情感操纵,而是情感的补充。(一位医生曾告诉《纽约时报》他认为Huggable应该成为儿童医院里的「护理标准」。)

在Aziz Ansari主演的Netflix连续剧《无为大师》中,有一集中一个角色在其祖父去世之后继承了他的Paro机器治疗海豹。经过了最初的怀疑之后,这个角色很快就开始对Paro可爱的情感操控作出回应,最后他和他的机器人伙伴一起愉快地看着电视,度过了很多夜晚。这一集取笑了我们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机器人身上是多么容易。但这种情感需求可能会在未来面临真正的挑战。如果人工智能真如Nick Bostrom预测的那样高速强力地发展,我们可能很快就会被终结,但终结我们的并不是天网派出的终结者,而是由舒服的治疗机器人大军,我们的A.I.霸主可能更接近于Oprah而不是HAL(《2001太空漫游》中控制太空船的人工智能)。

外包情绪劳动还有其它一些更直接的后果。如果我们知道别人假装表现自己的感觉会怎样?在我们坐在餐厅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隐约感觉到已经过度劳累的服务员实际上并不愿意见到我们,但大家都懂的社会习俗会让我们为服务员不到位的表现寻找理由,并假装相信他们。但当我们和机器人进行交互时,我们知道它们已经编程好了,不管我们的实际感受是怎样,它们都会保持一样的友好;那种不言而喻的习俗消失了。即使社会机器人能变得更善于表达更全面的人类情感(如Nadine,使用了类似于Siri的技术,能够表现出愤怒、快乐和悲伤等情绪),我们也可能会不断均化社会情感的表达直到其变得几乎不可识别,就像Muzak对音乐一样。

我们面临的风险不是机器人管理世界(尽管日本的一些雇主已经在使用微笑扫描(Smile-Scan)机器分析其服务人员的笑容),真正的风险是将情绪劳动外包给机器人可能会导致人们大规模地失去情绪方面的技能。Alfred Borgmann(专注于技术理念研究的哲学家)正在家中写有关「智能」技术的文章,他曾警告说:「我们将从料理家务(housekeeping)滑落到被家料理(kept by our house)。」(或者就像一些Nest「智能」恒温系统用户最近发现的那样「被家冷冻起来」。)类似技能的缺乏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理解和阅读他人情绪的能力。

此外,尽管这些技术通常会有所炒作,但这些技术却可能会增加现有护理的不平等和成见。比如说,在弗吉尼亚大学文化高级研究所从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研究的社会学博士Julia Ticona说:「我认为提出关于这些技术如何加强或可能改变我们关于护理的想法和谁更能做这件事是很重要的。谁将会获得人类的照料,谁又更倾向于被机器人照料?对我来说,思考这些未来为拯救人类情绪劳动设计的装置让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有趣的角度审视目前的护理政策——谁缴费,谁享有;我们不仅通过情感,也通过美元和美分来评估其价值。」

现在为了效率和节省成本,我们拥抱接纳情感机器人;让我们面对这一事实,因为它们确实是很棒的机器人。我们还没有想清楚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否合适或人们是否想要。但在一些互动中,同情心必然会大大增强效率;这些交互中许多都在私人生活中发生。Hochschild的研究表明人们在私人场合和工作场合对情感劳动的理解不同;在私底下,情感劳动的就像是一种「礼物交换」,能在相互理解中增长。

现在,机器人将成为这种交换中的一部分,而在我们私人或公众生活中,电影《复制娇妻》中用完美机器人取代女人的场景也会上演。Paro这样的新机器人作出回应时就像真的有生命一样,就好像它们真正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但并不是这样。这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方式完全不同。Norbert Wiener(控制论的创始人)在1949年就曾警告说:「机器只会做我们命令它们去做的事,而不是我们应该要求它们做的事。」在我们人造亲密感的时代,也许复杂的情感模拟对我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但我们至少应该承认我们为自己的情感生活设置了一个下限。情感就像天气——只有一部分能被理解和预测;而这正是作为人类的一个漏洞和特征。

  ©本文由机器之心原创编译,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

  加入机器之心(全职记者/实习生):hr@almosthuman.cn

  投稿或寻求报道:editor@almosthuman.cn

  广告&商务合作:bd@almosthuman.cn

  \

  机器之心是Comet Labs旗下的前沿科技媒体。Comet Labs是由联想之星发起、独立运作的全球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加速投资平台,携手全球领先的产业公司和投资机构,帮助创业者解决产业对接、用户拓展、全球市场、技术整合、资金等关键问题。旗下业务还包括:Comet旧金山加速器、Comet北京加速器、Comet垂直行业加速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机器之心网站,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责任编辑:yuan4ren

延伸阅读

数据中心

股票名称 股价 涨跌幅 净额(亿)
中海集运 8.36 -4.24% 15.87
中国远洋 11.07 -4.82% 10.79
万向钱潮 22.85 4.72% 3.55
华闻传媒 15.59 4.63% 3.32
联络互动 60.22 5.28% 3.21
广晟有色 44.56 -8.03% 2.82
威创股份 24.51 10.01% 2.70
特力A 92.10 5.41%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