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权威财经门户 首页 > 股票 正文

熔断机制不是大盘暴跌的主因吗?

2016-01-18 20:18:46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收藏(0

熔断机制实施4天即因大盘暴跌被叫停,但市场各方几乎众口一词说熔断机制不是暴跌的主要原因,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说熔断机制本身是中性工具,只是因为推出的时机不好,正巧赶上大盘暴跌,产生了明显的助跌效应,不幸成为替罪羊。

本周一大盘再现千股跌停一幕,有些人觉得这下可以为熔断机制洗刷污名了,瞧,没有熔断机制,大盘照样千股跌停,这可怪不得熔断机制。甚至有人反过来假设,如果仍有熔断机制,本周一就又熔断了,是不是结果会好些?现在先回答这个假设,如果仍有熔断机制,上周五就没有反弹,仍是大跌。本周一上午就触发二级熔断,不是千股跌停,而是两千股跌停。

熔断机制现在只是暂停,不是废止,将来仍有可能在修修补补后复活。所以现在必须要把熔断机制的危害性说说透,彻底批臭,永不叙用。

新年行情原本就要下跌吗?

有人认为A股暴跌怨不得熔断机制,大盘本来就是要下跌的,并反问道:如果没有熔断机制,难道新年伊始的A股市场会是上涨的吗?那么笔者也要反问一句:如果没有熔断机制,新年伊始大盘不会上涨吗?不妨回顾一下,去年12月中旬很多人都在说有跨年度行情;到了12月下旬时,人们的期望值降低了,但对今年一季度行情的期待具有高度一致性,几乎没有人看坏一季度的行情,更没有人认为新年伊始A股就要暴跌。

现在之所以有很多人都看坏2016年的A股市场,完全是在看图说话。至于罗列出来的大盘暴跌原因,都不是新出的利空消息。难道人们不知道1月8日禁售令到期吗?难道不知道注册制今年就要落地吗?难道不知道人民币汇率一直在走下降通道吗?难道不知道经济形势严峻吗?难道不知道熔断机制新年伊始就要实施吗?都知道!但人们仍然乐观地预期会有一季度行情,说明当时很少有人认为上述因素会导致新年A股下跌。

上述都是客观事实,现在却有人大言不惭地要当事后诸葛亮。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预期,那凭什么说今年开年A股本来就会下跌呢?如果要说有人先知先觉知道今年A股开年会下跌,这个预期最早也是在年尾小幅杀跌后才产生的,但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惨跌。

乐观预期怎样逆转为悲观预期

去年股灾以后,人们发现一根长阳能让投资者改三观,同样一个长阴也能让投资者改三观。什么意思呢?哪怕股市走势再糟糕,投资者再绝望,只要突然出现一根放量大阳线,投资者立刻就会恢复信心满满;反之,即使大盘走势再好,人人都在鼓噪大牛市,突如其来的一根放量大阴线也能让投资者立刻陷入惊慌失措之中,迅速改变预期。

新年伊始的A股市场正是如此,开盘仅微跌3点,没有任何反常之处。但是随着大盘逐步下跌,市场气氛开始逆转,等到触发一级熔断,市场恐慌情绪大爆发。因此恢复交易后,仅用了13分钟便又触发二级熔断。这根暴跌大阴线导致大盘形态彻底走坏,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看图决定投资策略的,因此看坏后市,市场抛压激增,为1月7日的暴跌埋下了伏笔,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一口咬定今年市场本来就是要大跌的。

现在不妨来分析暴跌的主因究竟是什么。禁售令到期、注册制、人民币汇率下跌、经济形势严峻都是已知的,且都没有超出预期,熔断机制虽然也是已知的,但其实施效果没有人事先能完全看透。受正面宣传的影响,一般人都把熔断机制看成是股市的安全阀,谁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否则即使大盘下跌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恐慌。熔断机制把本来处于正常涨跌波动的市场引入暴跌漩涡,彻底逆转了投资者对2016年行情的预期,这还不是暴跌的主因吗?

至于本周一大盘在没有熔断机制的情况下再现千股跌停,这并不能给熔断机制正名,因为是熔断机制导致A股创下有史以来最差新年开局,这才扭转了投资者原本对2016年行情的乐观预期。这里有券商的2016年策略研究报告为证,绝大多数券商的研报对2016年大盘指数的预测波动范围都在3000点~4500点之间,仅有一家券商研报看低到2890点,还有一家券商研报看高到5000点。这说明大多数券商对2016年行情的预期都是比较乐观的。现在几乎反了过来,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2016年的行情了。为什么?就是因为熔断机制惹的祸,尽管现在叫停了,但大祸已经闯下了,后遗症还在,下跌趋势已经形成了,这笔账只能也必须算在熔断机制上。

责任编辑:yuan4ren

延伸阅读

数据中心

股票名称 股价 涨跌幅 净额(亿)
中海集运 8.36 -4.24% 15.87
中国远洋 11.07 -4.82% 10.79
万向钱潮 22.85 4.72% 3.55
华闻传媒 15.59 4.63% 3.32
联络互动 60.22 5.28% 3.21
广晟有色 44.56 -8.03% 2.82
威创股份 24.51 10.01% 2.70
特力A 92.10 5.41%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