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尾的到来,理财达人纷纷忙于总结一年的收益几何。收益已达到计划的固然还想在最后一个月多赚一点,还没完成预期收益的更加想抓住最后的理财机会。当大家谈起这个话题之际,姚太太却另有着眼点——既然到了年末,某些互联网平台很有可能因为要最后冲刺业绩而推出高收益产品,然而,最近理财风险事件频发,落袋为安要比追逐高收益更为稳妥。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由于资金偏紧,银行理财往往出现“翘尾”行情。不过,今年经过多次降息,恐怕再难出现这样的好事。姚太太说,也正是由于利率不断降低,遇到高收益理财产品,可千万别太激动,“馅饼”还是“陷阱”,有待仔细辨认。不过很多银行都会在元旦或春节前后推出节假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会略高于日常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多加关注,但没必要专门为此而将资金闲置,毕竟,未来一两个月的收益很难大幅提升,预计大概率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最新一轮降息之后,银行存款利率降至新低,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1.5%,面对着微不足道的利息,一些储户开始铤而走险,轻易相信资金掮客的说辞,陷入“贴息存款”的陷阱之中。最近社会屡屡爆发出银行存款失踪或是无法兑现的事件,大部分都是贴息存款惹的祸。大家要知道,任何贴息存款都是违法的,如果要获取更高收益,可以尝试其他理财产品。
越是利率下降,风险偏大的P2P网贷反而越吃香。“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普通理财产品收益越来越低,大家便转而青睐收益相对较高的P2P产品。不过,毕竟P2P属于高风险行业,到了年底,一些平台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问题平台数量也会增加,一旦卷款跑路,投资者可能血本无归。所以,对于一些靠谱的大平台,如果有促销活动,不妨找机会参加,而对于一些打着高收益旗帜的小平台,就要全面了解后再决定了,毕竟,别为了高一点点的收益而危及本金的安全。”姚太太说。
值得一提的是,股市近期有所回暖,但说到底资本市场的高风险不是谁都可以承受的。想要赚钱的心谁都有,但唯有控制好入市资金的比例,才不会给自己“下套”。
股票名称 | 股价 | 涨跌幅 | 净额(亿) |
中海集运 | 8.36 | -4.24% | 15.87 |
中国远洋 | 11.07 | -4.82% | 10.79 |
万向钱潮 | 22.85 | 4.72% | 3.55 |
华闻传媒 | 15.59 | 4.63% | 3.32 |
联络互动 | 60.22 | 5.28% | 3.21 |
广晟有色 | 44.56 | -8.03% | 2.82 |
威创股份 | 24.51 | 10.01% | 2.70 |
特力A | 92.10 | 5.41% | 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