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周子崴 近日,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趋势展望报告,报告认为,自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以来,市场各参与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认识和实操层面的不断提升,有了质的飞跃,展望下一阶段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规模将或将迎来快速增长,试点额度有望进一步扩大。
“整体来看,今年市场发展特点很明显”,中债资信金融业务专业信用评审委员会主任李欣认为,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7号’公告明确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施行注册发行,并授权交易商协会推出相关产品信息披露指引,政策面的利好推动了今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援引中债资信统计数据,2015年1月至11月,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行规模3291.86亿元,截至2015年11月,发行总量较2014年增长17%,且注册发行方式施行后的增速明显。
“从信息披露指引角度来讲,预测未来新的信息披露指引将完成对更多类型产品发行的覆盖,而且对未来可能推出的重磅产品,像不良资产证券化,如果推出,也是未来信息披露指引可能跟上的方向。”李欣指出。
除此之外,在发行品种方面,CLO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行金额占比较2014年大幅下降,除CLO外的其他产品发行金额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同时由于注册发行改革及信息披露表格体系等政策红利,消费贷款ABS、RMBS发行数量显著增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RMBS产品共发行7单,而2014年同期仅发行一单。综合产品发行情况和目前的项目储备情况,李欣认为,发行机构对此类产品热情不减。
产品定价方面,2015年降息等市场因素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各档证券的发行利率素影响较大,但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产品定价中的不合理差异也在逐步消除,定价机制也日趋完善。
中债资信认为,2016年,资产证券化市场将呈现七大发展趋势。其中,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范围或将逐步扩大到不良资产、信用卡分期产品等更多品种,且可能延伸至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整个生命周期;基础资产类型将进一步丰富,未来公积金管理中心、租赁公司等开展资产证券化将取得较大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推行以及绿色概念的引入值得期待;创新型交易结构将应用于更多产品类型,循环结构有望被更广泛应用到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对公贷款等产品的证券化中,双SPV甚至三SPV结构或将被引入到银行间市场;此外,产品定价会进一步趋于合理,做市商机制有望取得突破。同时,未来入池资产质量可能出现下降,违约风险或上升,这需要参与中介机构尽职履责,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切实保护投资人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中债资信还公开发布了公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评级方法,并正式上线中债资信资产证券化信息服务平台(二期)。据了解,自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2012年试点重启以来,中债资信已累计为近300个项目提供了评级服务,实现了市场“全覆盖”。
中债资信金融业务部副总经理吕明远介绍到,中债资信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等级的评定是在考虑基础资产损失分布的情况下,评估受评证券本金和利息获得及时、足额偿付的可能性。对受评证券违约可能性的评估是以基础资产整体组合信用风险水平为基础,并结合压力测试、交易结构分析来综合判定。按照该思路,公司已全面开展评级业务实践。
股票名称 | 股价 | 涨跌幅 | 净额(亿) |
中海集运 | 8.36 | -4.24% | 15.87 |
中国远洋 | 11.07 | -4.82% | 10.79 |
万向钱潮 | 22.85 | 4.72% | 3.55 |
华闻传媒 | 15.59 | 4.63% | 3.32 |
联络互动 | 60.22 | 5.28% | 3.21 |
广晟有色 | 44.56 | -8.03% | 2.82 |
威创股份 | 24.51 | 10.01% | 2.70 |
特力A | 92.10 | 5.41% | 2.70 |